不可忽视的盆底肌肉康复理疗
女性在分娩时,盆底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,无论是剖腹产还是顺产,在产后都要及时进行盆底评估,做到早发现早治疗,必要时进行产后盆底肌肉康复理疗。今天,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盆底肌的重要性和生理功能,以及盆底康复的相关知识。
盆底肌的重要性、盆底肌是什么?
盆底肌是指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,就像是一条弹簧将耻骨、尾椎等连接在一起,围绕着尿道、阴道和直肠开口的周围,支撑着骨盆腔和腹腔的器官,因此盆底肌和性功能、排尿功能等密切相关。
而女性经过孕产分娩的阶段,盆底肌会出现或多或少的损伤。如果女性出现漏尿甚至尿失禁的情况,那是身体通过外在的形式告诉自己,这块肌肉的功能出现了问题,要好好修复了,没有出现这类情况的产妇也不要认为自己没有问题,有受损但不严重,修复起来会比较快,不要忽视这个修复过程。
盆底肌功能失常的症状表现及原因
1.腹压增大(如咳嗽、打喷嚏、大笑)时有尿液不自主漏出,是压力性尿失禁的表现;
2.腰背部有不用程度的腰骶疼痛或者存在下坠感;
3.进行外阴清洗时表现出阴道口有肉样组织脱出。
主要原因:
1.孕期、分娩过程中盆底肌受到损伤;
2.感染、炎症或外伤,使盆底肌肉组织发生变化;
3.肥胖、提重物或不良站姿,牵扯盆底肌肉,使其不再紧致有力。
盆底修复的最佳黄金时期
一般在生育后半年内进行修复是最好的。很多女性在生育过后,即使出现盆底肌松弛,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行好转。但如果超过半年以上,情况没有得到改善,就需要及时接受检查与治疗。如果出现症状,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评估,越早发现,越早锻炼,修复的效果越好。
盆底肌修复的治疗(锻炼)方法
对于轻中度盆底功能障碍者,可采用非手术治疗也就是锻炼的方法。方法包括提肛法、抬腿法、压腿、跳绳、蛙跳、仰卧起坐等。此外,对于产后电评估在80分以上的孕产妇,盆底肌还算可以,这种情况会推荐使用凯格尔球,根据指导进行持续性训练。而对于重度盆底功能障碍者,则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生物反馈疗法及电刺激治疗,或相关的手术治疗。
盆底肌修复的注意事项
产后盆底功能的恢复要遵循循序渐进、适时适量、持之以恒的原则进行。
1.产后超过42天进行产后复查,及时进行盆底肌肉的检测,明确损伤程度。
2.借助仪器感受并学会收缩放松盆底肌肉,有意识地控制盆底肌,掌握正确的盆底肌肉收缩方法。
3.存在尿失禁、盆腔脏器脱垂的患者,需借助盆底康复治疗仪,辅以生物反馈技术、电刺激等技术改善盆底功能,并适当延长疗程。
在医疗机构与非医疗机构做盆底康复有何区别
医疗机构开展的盆底康复治疗由专业的医护人员、使用正规的医疗设备进行,且治疗时使用内置性康复疗法,同时联合营养科对产妇的作息饮食、身体健康整体情况作出评估。因此,如出现盆底肌功能失常等症状,建议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盆底康复治疗。
微信订阅号
生殖在线平台APP
微信服务号
抖音
不孕不育 试管婴儿 辅助生殖 生殖医院 人工授精